
1. 脈絡
在《有》片的開始,一群天真的孩子於麥田裡奔跑,直到米契爾發現洞裡的菲力浦將故事帶出「被綁架的小孩與綁架犯的兒子」以及「兩個十歲男孩的友誼」做為整個故事的架構。一部描繪兒童眼中的世界,將童話般的情誼投射在殘酷的成人世界,交錯環扣的劇情還有前後呼應的手法,叫人驚豔。
片中有幾個統一的要素,做為此片統一中的變化。如:
●主題統一:米契爾口中唸的故事與菲力浦的處境相輔。
●範疇統一:與妹妹因拿酒起爭執以及爭論是否殺內票。皆以爸爸提議的抽火柴頭。
●角色統一:兩位十歲男孩。雖不同的個性與背景卻互相對映,述說孩子們的天真。
●觀點統一:以兒童的視野做構圖。如躲在門縫偷聽大人的計謀,營造懸疑畫面。
3. NO贅
就英文片名來說《I’m not scared》,以簡單、扼要的一句話說明整部片的精神。如同原著裡的三句話「這個洞穴黑暗地嚇人,可是我不怕!」「那些眼睛惡狠狠的盯著我,可是我不怕!」「因為有你,我什麼都不怕!」最後在片尾出現「I’m not scared」的字幕將這三句話串穿,沒有多餘地的累贅。而中文片名《有你,我不怕》將「因為有你,我什麼都不怕」多餘的文字刪減。明確、無做作的一句文字表現出來,帶出孩子純真的友誼與此片的靈魂。
1 則留言:
你對該片的統一性之論點廣度夠,見解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