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書法內省心理探索》的啟發

讀完《書法內省心理探索》後,熊秉明先生在這篇文章裡提出兩條探索的道路,為理性的和反理性的。「理性道路」根據現代視覺心理學的規律來確立筆法、結字的原則,遵循這些原則來學字完全不臨帖。「非理性道路」發掘個人潛意識礦源的一些練習。其目的在探求藝術創造的方法。

而論文寫作也是有所謂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寫法。理性方面,就如同論文研究方法裡的實驗法、問卷調查法等屬於量化的方法。有一定的規律、模式去探討出原則、根據、數據,遵循這些理論來實證這些結果得到有效的解答。非理性方面,就像訪談法、觀察法等屬於質性的方法。比較偏向探索性的研究,經由個人潛意識的概念,透過主觀體驗去追求整體意義,內容不具結構化,其目的在於確定某一事物是否存在,去「發現」問題的價值。

1.發現自我
從「創新」探討到如何「發現自我」,其內容說到一段話:「我怎樣寫出自己的書法?如果我寫的字真正能表現我自己,是我所追求的,我又真正浸沉在今天的生活環境、文化氣氛、思想潮流之中,那麼我的字必定是新的。」就好比在說我們要如何去證明自己、行銷自己是有這個能力,創作的作品要如何說服別人這是個好作品。在競爭激烈的環境裡,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塑造自我是首要的問題。將潛意識自我的創意、想法解放出來,創作到作品裡就是屬於自己的風格來向別人證明你是與眾不同的。

2.創作
此段提到「創作」包括兩方面:功力和獨創性。如同寫創作論文一樣,也必須具備這兩項。功力在於你對自我的議題是否已有紮實的根柢或一番見解。而獨創性是否能打破已往的創意,為自己的創作注入新的概念表現出自我的風格與市場競爭。雖然還是會碰到相同議題的人,但是要如何突破?就必須看自己所累經的經驗,還要比較別人寫的論文提出批評、疑問、讚賞從中學習並激勵自己,接受各種嘗試最後得到啟發完成試驗。


3.從學習中找變化
從練習作品中分為兩類:一類是三張寫的差不多,甚至完全一樣;一類是三張不同,而後一類的人才是成功的。其結果要說明必須打破理性控制,從中解放潛意識的自我。同理可證,論文寫作最怕碰到內容都寫得很無趣沒有根據、沒有高低起伏。雖然寫得很完整也不能說失敗,但卻缺少文章的表情。就像文章要有啟、承、轉、合這個要點,藉由閱讀別人的論文加以吸收,轉換為自己新的概念從中學習,以追求更高的境界與寫作的變化。

4.素日訓練
盲目寫法分為兩類:第一類,空間距離的感覺準確,屬理性的、外向的。第二類,空間距離感覺比較弱,屬情感型、內向的。兩類的不同在於「素日訓練」有關。好比寫論文,必須讀很多書籍才會有想法、才會思考、才有好辭彙可應用。平日沒有做閱讀的訓練,再怎麼使用的辭彙也只有幾個。平時就有打好紮實的基礎,便可像侯蘊生老先生「人老心不老」,不繼學習、探索,了解書法奧秘的道理。而我們也可從中學習不同領域書籍的知識,做評論、分析,找出同異點以鞏固寫文章的功力。

總結以上,我們要如何寫出畢生的論文,寫出我們的希望?藉由各種不同的創作風格、論文寫作,從中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和人生態度。而我們的工作就是吸收這些成分,將它轉化、摸索成為新的創意來源。

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香水》與人生的意義

「這將是最完美的香水。

以少女的絕妙體香為基底,含苞待放的芬芳為主幹,

他將用這瓶香水,把她們的美永永遠遠地收藏……」


《香水》述說著能輕易的控制人心最深沉的欲望、愛欲、情欲…而能夠控制氣味的人,就能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而適度的慾望,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過多的慾望,只會讓自己被邪惡吞噬。以下將作為幾個重點分析:

1. 天賦
在《香》片中葛奴乙打從一出生就有一項獨特的天賦「嗅覺」。儘管他在種種惡劣的環境下生存,葛奴乙還是憑著自己的天賦生存下去闖出一片天。而論文寫作方面,雖然我們沒有天生的寫作能力。但是,慢慢培養自己書寫能力,也可以成為後天的天賦。

2. 嘗試新體驗
在魚市場出生的葛奴乙,成天只能聞著魚肉的腐息味,沒有新的味道可以體驗。一天,他曾未聞過的香味剽香而來吸引著他,那就是「香水」。那種無法滿足文字敘述的味道,他決定探究下去,開啟他尋香的旅程。葛奴乙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賦找出許多不同的氣味並嘗試不同的可能性。研究生的任務,也是要勇於嘗試新事物,只要有興趣的事物藉著自己的好奇心去一探究竟,盡情發揮、追求找尋不同的可能性。將豐富的想像轉化成文字敘述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使寫作論文有如電影呈現的手法一般。必須抓到主題再隨之發揮讓人意猶未盡。

3. 目的
葛奴乙執著製造有如天使下凡香水之目的。最單純的想法,只是想「保存香味」。在追求氣味過程中,發現最完美的香水來自人體,為了長久保存而採取激烈的手法—殺人,即為他保存香味的目的。那寫論文的目的是什麼呢?一、拿到文憑畢業,二、發現別人沒探討到的議題,三、放在圖書館的一項證明。為了自己論文必須用一些手段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來達到碩士地位,這也就是我們的目的吧!

4. 實驗精神
在追求更完美的香水開始製作人體的香水,過程中葛奴乙做了許多的嘗試及努力,從一開始的蒸餾法到油萃法都失敗,一直到他發現殺人後迅速取得香味,就是他實驗中得到的結果。在片中鮑迪尼對葛奴乙說:「天才不是最重要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從實驗累積的經驗便使葛奴乙成功。論文的形成是從文字書寫匯整而來,而文字則從閱讀、資訊等經驗中累積而成,所以經驗是驗證成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5. 香水三和弦
《香》片中香水成功的技術,分為三種層次。其一,「前味—味道的開端」,一切的開始,淡淡的香味流竄出來;其二,「中味—主題」,香水的重點,吸引的氣味讓人陶醉其中;其三,「後味—香水的尾巴」,完美的結合使人流連忘返。然而,論文也相當注重文章的舖陳如文章的四重奏。起—文章的開始;承—承續開端進入主軸;轉—文章的轉折,有批判、提問、疑惑等尋求正確的解答;合—最後的統整,將起始至終做完整的結合把成果呈現出來。這就是完美的論文寫作方法。

6. 生命的靈魂
「氣味」是葛奴乙獨的語言。神秘充滿魔力的氣味只有他能發掘、掌控、利用並將生命的靈魂香味創造出來,主宰人類的七情六慾。而我們生命的靈魂是什麼?我想應該是「靈感」吧!有了靈感可以得到很多想法進而寫出好的文章。

總結以上敘述,得到結論有二:
「人生的意義」,在《香》片的葛奴乙雖有很多缺陷也不適應社會環境,然而他有天賦並收集各種香味,透過嗅覺詮釋這個世界繼而分析了解。在葛奴乙回故鄉路上有一段話「香水無法做的一件事就是像凡人一樣能被愛或愛人」渴望被關愛與大眾的接納,在最後一幕選擇隕落,希望大家發現他的存在。
「回歸自我」,在行刑場因香水的氣味導致集體性交舉動,讓大家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表現最原始的需求。葛奴乙相當迷惘,失去對自身原有的定位及追尋,使他重新回想自己的人生及企圖找回自己的定位。如同論文寫作在追尋題材過程中,跟自己當初想要尋找的不同或一開始自認的目標不是自己想要的,迫於當時的環境與壓力下,選了一個自認不錯的目標。卻迷失自我感到不滿足甚至失落。這時就應該回頭想想最初的定位釐清自我,這樣就能找到自我與寫作的意義。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竊聽風暴》觀後感

今日播映榮獲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的《竊聽風暴》,片子以「竊聽」做為題材。故事敘述,片中男主角一個東德的秘密警察,他日夜竊聽一位劇作家和他的演員女友,卻意外成為他們生活的一份子,甚至最後為了保護他們鋌而走險。以下分析幾項重點:

1. 有罪、無罪→不斷審問
一開始就利用東德國家情報局「史塔西」(Stasi)審問一位犯人。不斷逼迫的審問,沒有喘息的餘地。在這種恐懼、壓力下,犯人終究招供。給人一種不用怒目猙獰、不必聲嘶力吼,就能讓人不寒而慄的感覺,在男主角的心中一切都可用科學方法研究歸類,找出制約、制裁和懲戒的對策。就像寫論文一樣,有問題就要不斷去訊問就算疲勞轟炸也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得到滿意答案為止。

2. 作家是靈魂的工程師
在片中政府官員吹捧藝術家乃「一國的靈魂工程師」。實際上,卻是政府急卻剷除的「眼中釘」。在現實社會上,我們就像一位作家,論文寫作的好壞也出於我們之手。是否成為其他同儕或教授們的眼中釘,必須看自己的造化。

3. 作家害怕之二事
孤單一人—
劇中認定作家是「歇斯底里的人類本位者」(hysterical anthropocentrist)。他們最怕獨處,需要朋友,需要滔滔不絕的談話,千萬不能把這些人帶上法庭,那反而是成全了他們,暫時的留置與羈押才是對付他們最有效的手段,徹底的隔絕,也沒有釋放日期,不准他們與任何
人接觸,連警衛也不行,就是最有效 的方法。不必羞辱,不必毆打,不用編造謠言,不提供任何可供他們日後寫作的素材,關了十個月之後,我們才放了他,突然之間,他們就不再是麻煩製造者了,從此就再也不能寫、不能畫、不能再從事任何的藝術創作了。無需使用任何暴力,只要這樣對付就夠了,一切就像送他們禮物一樣。
被剝奪的權力,就像孤單的人一樣。好比論文寫作需要跟別人交流才能腦力激盪,才不會腦袋空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靈感枯楬—作家、藝術家、設計師,最害怕就是靈感枯楬時。沒有靈感是一件可怕的事,這時就應該放下時邊的工作,出去透氣休息、做一些休閒活動讓腦子解放一下,說不定靈感就會靈光一現。

4. 從檔案中找資料→歷史研究
片中有一幕是作家在翻閱他被竊聽的資料,從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如同老師說這種方法就像歷史研究法一樣,必須在龐大的資料找重點,就像大海裡撈針般,最後再加以整理、歸納找尋真正的解答。

綜合以上分析,此片最大的連結點是「環環相扣」。其一,在秘密警察與鄰居婦人之間的秘密,以及鄰居婦人與作家之間的秘密。其二,雅斯卡送給作家的生日禮物「獻給好人的奏鳴曲」琴譜,以及作家以「獻給好人的奏鳴曲」為書名出書獻給幫助他的秘密警察…等。經由這些關鍵點,將劇情緊緊相扣在一起到最後男主角買書送給自己臉上所表現出的一抹笑容。從沉默寡言到內心產生情緒變動,讓整部片高潮迭起,娓娓道出男主角因藝術而改變命運,重生出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