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走訪《二碗居》

這次來到一家名為「二碗居」的麵店,簡樸的裝潢、清新的店面就是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彷彿回到家一般。由溫文儒雅有才氣的老闆和有包容心的老闆娘共同打造的小麵店,如同二碗居的由來之二:「一碗麵、一碗湯」簡單的概念,就像兩個人一起吃飯不會孤單,好比老闆與老闆娘兩人加起來恰恰好。以下整理出我對這次訪談的論述:


【書法架構】
書法字的架構由點和線所組成,而草書是一種符號的表現,重點在於架構。像楷書是一種工整的字,會有無形的框架所限制。但草書卻不同,由於在書寫時以線為架構,就沒有所謂框架的美限制可以無窮無盡的揮灑。所以說書法是一種藝術,然而需要它的辦識性才能表現出個人的風格。於是我問老闆是否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別人分隔開來?老闆說他還尚未完全找到自我風格,但在他不停地練習成果下,發現「速度」可以做為他的風格,在字與字的連貫性不受限制書寫又有存在的美感。他便為我們解說:用有分左右,如果第一個字是右半邊結尾,下一個字就從右邊開始,打破傳統寫字的順序,以加快寫字的速度。同時有相同部首的字體,也可以寫出不同的架構增加字的變化。如同王羲之《蘭亭集序》當中的「之」字皆不同書法方式,在欣賞時就會有不同的視覺饗宴。


【寫書法之原因】
1.「受父親的影響」。
因為父親是粉筆寫黑板高手,喜歡粉粉寫出來的字。而老闆也因此喜愛寫字則選擇書法來尋求樂趣。
2.「興趣」。每天都練習1~2小時的字,將單純喜愛寫字的心與玩樂的性質把潛在能力發揮出來,不斷反覆練習造就現在的成果。


【字立於牆上之原因】
1. 手
-配合手腕的轉動,可以靈活的揮灑。
2. 眼睛-由於眼睛透視現象的問題,站立與坐著視覺上有差別,因此站立比較能表現出字的美感。


【減少成本】
為了堅持自己的興趣,開銷是一種負擔所以必需「減少成本」,因此老闆在筆、墨這此耗材下了功夫。在筆的方面,將一般市面上的毛筆做加工,從實驗當中獲得三種方法以解決平衡桿的問題。「加長」,將長度不變的毛筆做伸縮來取得想要的長度。「彈性」,由堅硬的筆桿換成塑膠桿配合手的施力達到書寫的靈活度。「重量」,太輕的毛筆拿起來沒有足夠的份量,藉此增加筆的重量以達到運筆的力量。在墨的方面,用墨汁耗費又耗時,因此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水+肥皂粉+太白粉加以混合可以調配出防止墨暈開在紙上的現象。由此可見,老闆為了減少成本而做的實驗與成果所付出的精神值得令人敬佩。


【從書法悟出理論】
1.在老闆練習書法時間只有短短二年左右,卻從中悟出一此書法的道理。從草書擬摹開始學習書法變化再轉練楷書。並為我們說明楷書與草書的不同,如楷書字寫完雖工整、漂亮,但沒有相當的實力或當中有幾個字寫得不好便容易失敗,也因為可以練習字體的架構所以具有實用性。而草書可以寫得比較揮灑自在,不易凸顯字的好壞,藉著草書的點與線構成呈現一種圖案的效果因此具有娛樂性

2.寫字時眼睛同時看到自己書寫出來的字,往往覺得有幾個字就是寫的不好便會有障礙。這時可以將眼睛遮起來訓練沒有障礙的存在,以達到超我的境界寫出來的字也較為自然。

3.藉由上拍賣網站把別人寫的書法做估價再對照,訓練自我審美眼光判斷力

4.寫書法如同練氣功一般嘴巴需微開才能將氣運出來,不會練到最後氣絕生亡。


綜合以上的論點,最後老闆說了一句他的生存之道「人生只有一次,就要活的精彩。」這樣人生才不會有遺憾。同時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要如何將老闆的書法字提昇附加價值。因此我想了二個計劃以做參考:

1. 書法字與麵碗結合。將老闆習日寫得較好的書法字挑選出來,印於碗、盤等餐具上供客人在吃麵同時可欣賞書法字的雙重饗宴。如果反應良好還可做為送人的禮盒以增加老闆書法字的曝光率。

2. 書法與麵粉結合。如市面上的月餅、紅龜粿都用模具來製作的美味糕點,老闆的書法字也可如法泡製用模具做出屬於自我的書法餅,以打破傳統糕餅印象。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開心果大合唱》之口白說

大致看過老師的雜序寶後,發現老師的文字運用、詞語表達都令人讚賞,傳達的也相當絲絲入扣。其中看到《開心果大合唱》這個篇名後,覺得挺有趣的,就選擇此篇來論述我的觀點:


1. 想像力

開頭的舖陳,用修辭技巧中的比喻手法來做開端。將第一段「聽到它、目睹它及剖它的殼、吃它的核。」此文的「它」到底是什麼?在第一段沒有直接點明,先舖一個梗給人一個想像的空間引起讀者的好奇心,與在寫作論文略為不同。論文在摘要之處就必須點出主題,清楚說明你的用意、研究方法,將你的精華表現於摘要之中來引起讀者的心。因此這兩者所要傳達的意義不同。


2. 好奇心

運用對此物新奇之原因,用重點式的感想簡明、扼要表現出來。第一是「聯想」,將開心果與其名稱做直接聯想,如同腦力激盪法的水平思考法一樣。第二是「經驗」,從生活經驗中的核果類做比較,發現與開心果的不同之處,如研究方法的比較法一樣。第三是「表達」,將自己內心最真實情感直接表達出來,就是好吃這麼簡單。如寫作論文,把你要表達的事物透過文字寫出你的理論直接表達於論文中。


3. 判斷力

延伸第二段的論點、舉例,在第三段將其做詳細的說明、推理以點出主題,得知其由來。胡適曾說:「大膽推理,小心求證。」必須培養判斷能力。在寫作論文時,有獨到的判斷能力,大膽推理有疑惑的論點,再小心求證以求得準確的證據、數據,來鞏固論文的重要性。所以判斷是寫作論文缺一不可的一項能力。


4. 可能性

最後一段,同樣也使用比喻。說明殼已笑是預期的「序」,口緊閉是「雜」。用寫作論文的「雜」與「序」套用於核果開閉口。「序」是順利的象徵,如同開心果為你打開一道順遂的道路;「雜」是困境的象徵,如瓜子緊閉的殼要你運用智慧來突破。就像蔣公從溪邊看魚「逆流而上」,悟出成功的條件。好比此文最後一句「困境生出新的可能性」,有異曲同工之處。只要不放棄,都會有無限的可能性,寫作論文也是如此。


總結以上的觀點,首先發現的是-訂題目,有趣的名稱加上隱喻就會構成令人想像的空間,所以一篇文章的吸引力主要的先決條件就是題目名稱。其次,文章的內容,文章的編排、引用、修辭等都是影響文章架構的原因,有好的文章就如同閱讀小說般,可以藉著文字身歷其境融入其中,細細咀嚼好文章給你的體驗。再者是經驗,從生活當中去粹取經驗,將經驗中的事物提練出來轉化為新的概念,運用於寫作論文中,以此延伸出新的想法及可能性。